- 作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10-03-19 15:18:36
◇2006年5月13日至1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年会在四川大学天使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刘向虹处长宣读了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新一届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教育部高教司巡视员、教育部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同志代表教育部向新一届委员颁发聘书,并就高校本科评估工作发表讲话。
◇2006年6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9号)的有关要求,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期组织开展了本学科精品课程参评申报工作。经各组提名和主任、副主任委员投票,决定推荐以下3门课程参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负责人:北京大学袁行霈)、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负责人:复旦大学陈思和)、文学概论(课程负责人:扬州大学姚文放)。
◇2006年7月,根据教育部有关指示精神,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向全国400多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的“汉语言文学”等中文专业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秘书处对反馈的情况进行了分项整理和综合分析,提出了调查报告和建议,于2006年10月上报教育部。
◇2006年10月20-24日,为推进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立体化教学,提升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能力,交流教材使用和教学经验,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四川大学在成都联合举办“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全国高校骨干教师研修班。
◇2006年11月4日—5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湖南常德与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教育部2006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比较广的范围内推动了对高校母语教育的重视。会议结束后,秘书处撰写和提交了会议纪要,经教育部高教司正式转发,下达到全国各类高校,在高校及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6年6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9号)的有关要求,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期组织开展了本学科精品课程参评申报工作。经各组提名和主任、副主任委员投票,决定推荐以下3门课程参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负责人:北京大学袁行霈)、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负责人:复旦大学陈思和)、文学概论(课程负责人:扬州大学姚文放)。
◇2006年7月,根据教育部有关指示精神,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向全国400多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内的“汉语言文学”等中文专业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秘书处对反馈的情况进行了分项整理和综合分析,提出了调查报告和建议,于2006年10月上报教育部。
◇2006年10月20-24日,为推进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立体化教学,提升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授课的能力,交流教材使用和教学经验,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四川大学在成都联合举办“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全国高校骨干教师研修班。
◇2006年11月4日—5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湖南常德与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教育部2006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比较广的范围内推动了对高校母语教育的重视。会议结束后,秘书处撰写和提交了会议纪要,经教育部高教司正式转发,下达到全国各类高校,在高校及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