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介
  • 作者: admin
  • 发布时间: 2010-03-17 09:55:2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2004年4月起,中央正式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马工程”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充分反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编写150种左右,基本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教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历了“七五”、“八五”、“九五”、“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到“十五”、“十一五”的国家规划教材的立项建设;我国教材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产生了一批适应教学需求、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一致好评的优秀教材。
      “马工程”重点编写教材工作是在总结以往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变化的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实施的一次重大的教材建设工作。自2004年以来,先后分四批启动了中央负责的41种教材和教育部负责的93种教材,这些教材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要的专业课程。参加教材编写工作的课题组成员都是在该领域长期从事教学、学术上有相当建树的专家、学者。
为做好教材的审定工作,我们聘请了有关专家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他们是(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沪宁、王梦奎、王维澄、韦建桦、刘国光、孙英、汝信、江流、邢贲思、冷溶、李卫红、李君如、李景田、李慎明、杨光、苏星、邵华泽、周济、郑必坚、郑科扬、金冲及、侯树栋、逄先知、袁贵仁、龚育之、路建平、虞云耀、雒树刚、滕文生、魏礼群。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课题组首席专家为:袁贵仁、杨春贵、李景源。课题组主要成员为(以姓氏笔画为序):丰子义、王南湜、王 霁 任平、孙正聿、张异宾、汝 信、张晓林、吴晓明、陈先达、罗国杰 杨耕、侯树栋、陶德麟。   
      我们相信这些教材的出版,必将最终形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材体系,进而极大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留言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程资源网

京ICP证068889号